品鉴茶香的美妙之旅

发表时间: 2024-02-18 08:03

一直以来,我不大喝茶,更遑论品茶。及至退休在家,尤其是这个春节,整天在公园里与喝茶人闲聊。周边多有品茶高人,看多了,听多了,潜移默化,慢慢学着喝茶与品茶,竟也体味到其中的奥妙与真谛了。

品茶不同于喝茶。喝茶

是为了解渴,满足人的生理需要;品茶却重在“品”字,重于精神,通过观色、闻香、尝味,从中获得美感舒畅,达到精神升华。

茶能养生保健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讲:“茶苦而寒,最能降火,火为百病,火降,则上清矣。”传说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。茶能解渴、明目、醒脑、养生、怡神,近代科学发现,茶也有健美减肥之功效。

茶能修心养性。周作人曾写过品茶感受,“喝茶当于瓦屋窗下,清泉绿水,用素雅的陶瓷茶具,同二三个人共饮,得半日之闲,可抵十年尘梦”。寥寥几语,描尽了品茶时的悠然自得、云淡风轻。

我也照葫芦画瓢,学着文人的雅兴,每每于闲暇之时,前往某品茗之所,带着享受的心情,细观和品尝茶艺师优雅、熟练的茶道——先暖壶烫杯,用开水除却茶叶微泡细尘;再泡,那茶叶便如花伞般缓缓舒张,旋转着飘落而下,直到最后一片落定;三泡时,已是汤色醇厚,温和宜人。

喝这样的茶,你不能“牛饮”,需细细地茗,慢慢地品。清香沁脾,韵味入心,人便变得宁静祥和、高贵脱俗起来。

我钟爱这余味深长的茶,它能怡情悦性,消烦去躁,令我身心舒展;它能清心醒脑,涤污荡浊,使我提振精神。

品茶如品知己。尤其是三两知心密友,沏茶小聚,畅开胸襟,倾诉际遇,韵醇杯中,香飘屋外,很是温馨。

品茶如品人,善品之人,既可品出一份宁静,一份淡雅,一份温情,一份浪漫,亦可品出知心、体贴、温暖与理解。许多亲朋间的误会,都是在茶雾缭绕中笑泯恩怨、握手言和,说明茶是调和油、润滑剂,可为和谐社会作贡献。

品茶如读美文。茶之好,在形、在色、在味;书之好,在文字、在义理、在精神。美文的价值靠品,品书是洗涤灵魂的过程。犹如品茶,须先除却浮在面上的尘垢,然后把茶叶充分浸润,待到茶气香升腾时,细啜慢饮,满口芳香,方能领略其中意蕴。同理,研读美文须无琐碎之事扰心,无嘈杂之声乱耳,方能品出其中真味。

品茶如观人生。轻轻摇动手中的茶杯,那淡绿色的茶叶或直或卷宛如芸芸众生,喜怒哀乐尽现其中。从刚冲泡时的翻滚沸腾,到叶沉杯静,不正如人生从年轻时的漂浮挣扎,到年事渐长,阅历渐丰,最终静卧杯底,淡泊宁静,宠辱不惊

以品茶的心得去品味人生,会发现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。茶,种类繁多;人生,也百态纷呈。茶,有优劣之分;人生,有艳阳高照和阴云笼罩之别。茶,先苦后甘,先涩后醇;人生,需经历风雨,方可见彩虹。茶亦如此,何况人乎?

某日,我驱车景山,独坐山际,香茶在手,沐浴宁静。任时光悠悠,远市井嘈杂,我自细品新茶清香,纵览自然美景,忘却俗世烦心,与大自然融为一体。手捧茶壶,恬然品啜,韵味悠长,令人遐想,如会知己,如阅美文,如品人生,惬意如此,夫复何求?